其实,我一直很想给自己买一个塔位。

不要安放在宗祠里、不要安放在庙里、更不要在自己家里。

我心中最美好的坐落之地,是在澎湖县马公市菜园里的妈祖庙。

那儿满满的,都是由百年榕树盘根错节粗壮交缠的根,交织而成神秘威严凉爽静谧的一片大网——像是网住了当时我与「她」的双眼。

我想起了外婆。

想起外婆每每在到妈祖庙参拜前,总是细细地将身t沐浴乾净、换上永远维持洁静的修行服後,再手托着鲜花素果、驼着她佝偻的背,一步步慢慢地屋外走去。

我记得这一趟,她约莫要走个二、三十分钟。

我不是很懂那时应该只有两三个月大、还躺在大门前婴儿床里的我,究竟是怎麽会把这几乎是日复一日的影像给深刻在脑海里——我想起多年後,当我跟我丈夫说这个时,他只是笑笑地跟我分析新生儿的脑部发展史。

「你只是将你长大後看到的影像,投s到你婴孩时期,让你误以为你是婴孩时记得这些影像,但其实,婴孩是不会有这麽深远的记忆的。」他温柔地说着他擅长的学知识。

而我当时站在y凉的庙宇前,跟「她」说着这些平凡却意义深刻的回忆时,她很认真严肃地听着,像在听我说着关於实验的事情一样。

听完後,她没有多说些什麽,也或许她根本也不了解什麽新生儿脑部发展史,总之,她只是严肃虔诚地朝着庙里,双手合十地一拜。

我想,就是那虔诚的一拜、就是那佝偻的慈祥背影,让我萌生买塔位的念头的。

跟她的相遇,是在我刚出社会不久。

跟她的十多年後相遇,则是我刚出院不久。

那天是y雨天,她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在金属中心大门口,对着警卫说要找我。

「曾……曾雨林?」警卫怯怯地跟对方确认後,再畏畏缩缩地向我禀报。

「……。」我脑袋一时轰轰作响。

曾雨林。

那年,我四十三岁,在这将近半百的日子里遇过数不清的人,但总有几个是深刻在脑海里、任凭岁月如何流逝、任凭时光如何残忍地脸上手上身上刻上细纹、任凭经历过任何足以心力交疲的事件,总还是如此屹立不摇地、像生根般地,紧紧咬在你心房里。

即使多年不见、即使多年未想起,但只要被人猛地一提起,就像按下消防警报器般,会震得你整个人警铃大作、永远反应不及。

曾雨林就是这样一个象徵。

「主任……?」警卫害怕的声音在耳边响起。

我这才意识到我还拿着对话筒。

「让她进来。」我对着话筒说。

我都没有察觉到,我的语调竟会如此温柔。

「我想买一个塔位。」那天,她坐在我的办公室里,我这样对她说。

我以为她会呸呸呸骂我晦气、触霉头、一开口就说这种倒楣话——但很庆幸的是,她一点儿都没变。

「真巧,我也是。」她只是轻轻笑着,一边用她修长却也青筋浮现的手指,轻轻点在我的办公桌上,「不如,我们一起去找?」

,iko都稳稳占着第二作者的位置——这种程度其实已经可以直升博士,吴秉男也十分有意提拔,但iko本人似乎是无意继续往上攻读。

会对iko这个人有印象,除了因为她常常跟在吴秉男身旁,另一个重要的原因,是她长相实在太平凡了——不是说头脑好的人就应该要长得如何,而是她的长相平凡到,我看了第五次,才渐渐勉强记住她的长相。

这对我来说可真不寻常,毕竟我可是相当自豪对面孔的记忆力。

iko的身高跟我差不多,眼睛不大不小,戴着一副中规中矩的黑框眼镜,鼻子并不特别坚挺,嘴唇不厚也不薄,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多笑容,但也不像我不笑就常常被误会在生气,她的表情b较像是「没有表情」——唯一b较有记忆点的,是她异常惨白的肌肤。

其他,没了。

要不是她是吴秉男常常带在身边的得意门生,要不是我在走廊上跟她相遇的机率高得离谱,要不是她见迎面是我都只是低头快速走过、而不是像其他学生会笑笑地跟我打招呼,她绝对会是路人等级的角se,我一眼看过,也不会在我人生上留下一丁点残影。

i-,sung,期刊上高高地挂着这个名字。

中文名字是宋芈晴。

第二个字念三声ㄇㄧ,是曾雨林教我的,因为我一开始以为那个字念芊,一声ㄑㄧㄢ。

想不到曾雨林的国文造诣会b我好,真是令人感觉不太舒快。

「吴教授,你宣导这事儿,不是违反了实验室安全守则吗?」一想起这段往事,我不禁冷道。

「所以,iko也没戴nbr手套、没戴活x碳口罩吗?」没待吴秉男回话,曾雨林已经cha嘴。

「?」我挑眉。这小妮子是吃了什麽胆?居然在第一天上工,就给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