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节(第2/3页)
章节报错
后,意思很明白,正好借此打压皇帝一番。
华清夷怒气平息后,只觉得疲倦,没有即刻处理,而是带着身旁伺候的太监福禄去了封存的承乾殿。
殿内摆设一如从前,还保持赵怀熠生前使用过的样子,除了清扫灰尘,没有再动过。
帝陵太远,无法随时前去,唯有这里,是她能缅怀早亡的儿子的地方。
抚摸着床榻上的被褥,已经没有任何熟悉的气息残留,华清夷含着眼泪,一寸寸摸过赵怀熠睡过的枕头。
若她离开皇宫,这座宫殿一定会被清理空出来,住进新的主人。那怀熠最后在这世间残留的痕迹都会被抹除,这叫她如何能接受?
华家都寄托在她一个人身上,云荣无辜受到牵连,即便做了皇后,仍是得不到皇帝的宠爱。为了不成为皇帝与她之间的矛盾,云荣自己咽下了委屈,华清夷怎么会不知道?
一旦她放弃,华家将彻底败落,等待云荣的将是废后打入冷宫,华清夷不能退后一步。
为了保留下这个地方,为了华家,为了云荣,她也绝不能让皇帝继续放肆。华清夷眼中的泪迟迟没有落下,渐渐风干,眼神也冷了下来。
她错了,原本以为让皇帝亲政,他会感恩戴德,得到的只是他的嚣张气焰。
龙椅上的皇帝是她的错误,每看到他一次,华清夷的怨就会深一层,恨他为何如此不争气。
若他不能成长为合格的君王,她对不起世宗皇帝,对不起列位先祖,更无法面对早亡的怀熠。
唯有严厉,才能让皇帝得到教训。
从昨儿夜里开始下雨,到了黄昏都还未停,整个皇城蒙在雨雾里,模糊成了水墨画。
空气中弥漫着沉重潮湿的水汽,皮肤像是被湿布闷着,湿黏又不透气。阴着的天乌云堆积,沉甸甸压在心头。
华太后派人去请了皇帝,赵青炜一路上心里忐忑不安。他并不后悔打了冯安,一个内侍而已,在他面前作威作福,打他都是轻的。
但面对华太后,他还是底气不足,违背太后可是要背负不孝的骂名,国君以忠孝仁义治天下,也以此约束朝臣,这样的朝廷,容不下一个不孝的皇帝。
还有母亲薛太后,与华太后那样近,也不知道有没有被迁怒。
怀着不安的心情,赵青炜进入宁寿宫,见到座上两位太后,心里稍稍定了定。
看起来薛太后并未被迁怒,华太后的面容平静,似乎怒气已消。
赵青炜:“给两位太后请安。”
“听岑太傅说,皇帝最近十分用功。”华太后说。
赵青炜听不出这话是褒是贬,但不妨碍他知道那话后边还有话。
果然,华太后接着说道:“皇帝可从书上读到过,‘荧惑入南斗’的天象?”
赵青炜摇摇头:“不曾。许是岑太傅还没教到那儿。”
华太后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,说道:“荧惑是危害帝王的凶星,‘荧惑入南斗,天子下殿走’,是说这一天象预示皇帝将会遭遇劫难,绕着宫殿走一圈,方能化解。”
赵青炜惊讶抬头:“太后……是什么意思?”
华太后不解:“我不是为皇帝做出了解释?皇帝安危最重要,国家再不能失去一位皇帝了,只是绕着宫殿走一圈,总好过遭受大灾祸。”
赵青炜不敢置信的看着她,目光又向母亲看去,薛太后担忧不忍的眼神让他立时清醒——母亲帮不了他,谁也帮不了他。
“可外面,下着雨。”赵青炜低声说。
天也有些冷了。
华太后说道:“不过是一点雨,比起担忧皇帝的性命,雨水只需一张丝帕。”
借口。赵青炜知道那是华太后的借口,她是为了惩罚他,惩罚他的不听话。
赵青炜不再争辩,木然站起身,走入殿门外,推开焦急的长赢递来的伞,步入雨中。
绕着仁寿宫走了一圈,不知暗处有几双眼睛在窥视嘲笑,赵青炜回到仁寿宫门前,华太后站立于檐下,平静注视着他。
“当皇帝,就得如此吗?”
华太后没有回应他的话。
赵青炜挥舞着累赘的湿袖,在雨中癫狂,嘶吼出自被接入宫以来的惶惶不安:“我从未被谁期待,也甘愿庸碌,不是我想当的皇帝,你们为什么要逼我!为什么!”
飞溅的水珠投在华清夷那张冰冷的脸上,容颜一如往昔明艳不可方物,却也渐渐显出沧桑。
她没有抹去脸颊上的水珠,红唇开启:“你在我面前说这些胡话,我可以容忍你。要哭要骂,只能在无人处,绝不能让旁人听见。谨记你的身份,你是皇帝,切勿做出有损国体之事。”
赵青炜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,他固执的一遍又一遍推开长赢的伞,任大雨将浑身湿透。
他模糊看见一道人影,停下了脚步。
华云荣撑着伞,迎上前来,单薄的身姿在宽大袍服里支棱着,握伞的手有些发紫,关节处没有血色,显出几分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