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(第2/3页)
章节报错
&esp;&esp;一道陛下的密召,将他劫了下来。
&esp;&esp;兰殊还说他不干活,这不,活就来了。
&esp;&esp;第100章 第 100 章
&esp;&esp;御书房内。
&esp;&esp;秦陌刚迈进门, 李乾便将一份北境探子抵命送回来的密报递到了他面前。
&esp;&esp;探子来报,自突厥大王子死在西域,大王妃一直对秦陌怀恨在心, 上回派人潜入中原刺杀失败,大王妃便期望颉利禄能尽快起兵,给大王子报仇。
&esp;&esp;然大王子并不受宠, 近年北漠畜牧主业又遭到了瘟疫, 元气尚未恢复, 颉利禄暂且不愿大动干戈。
&esp;&esp;大王妃见他全不在意,心生怨念,开始与娘家兄长东部小可汗钴毂通信,寄望小可汗为妹夫报仇。
&esp;&esp;北疆民风最是慕强,自上回颉利禄带领大军入侵中原失败,竟被苟延残喘的玄策军打道回府, 几位小可汗就已心生不满,加之最近北漠形势不景气, 底下更是怨声载道。
&esp;&esp;钴毂从始至终觉得颉利禄得位不正,企图取而代之, 趁机一直在暗地煽动四方, 见大王妃写信回来, 更有意唆使她作他的内应, 同他里应外合。
&esp;&esp;今时北漠尚且太平,但内部已有了嫌隙,探子坐观, 不出几年, 北漠必定生乱。
&esp;&esp;秦陌看至最后,眉宇不由微微凛起, 回想起上一世,北漠也是内部出了危机,他便趁机出兵,一举收复了失地。
&esp;&esp;虽然过程有些艰险,遭到了高句丽的背叛,但大周的版图,从此回归了完整。
&esp;&esp;这原该是一年前的事,却因这世的一些变动,得到了延缓。
&esp;&esp;但它终是来了。
&esp;&esp;李乾同前世秦陌掌政时的想法一模一样,心想届时北漠一乱,就是出兵收复失地的好时机。
&esp;&esp;经过这几年的韬光养晦,大周已今非昔比,他不想每次都被动应战,必须来一次主动出击,彻底把那帮夷人赶回草原去。
&esp;&esp;乌罗岚亦坐在了御书房,在秦陌看完以后,接过了他手上的密报,目光不由闪过了一丝光泽。
&esp;&esp;等了这么多年,她终于有了手刃仇人的机会。
&esp;&esp;乌罗岚慨叹道:“这场仗,确实该打了。”
&esp;&esp;只是光有兵不成,还得有足够的粮饷准备。
&esp;&esp;再强的战士也是血肉身躯,后方粮草供应若是不稳,终究会一败涂地。
&esp;&esp;而要想彻底把战争的节奏把握在自己手上,他们必须先扫清朝堂主和派的那些阻碍。
&esp;&esp;当今朝廷掌权的几个重要机构,刑部同大理寺一并落在了赵桓晋底下,纯纯的皇党;兵部与枢密院连同着军营,当年皆是长公主的势力范围,如今都向着秦陌;吏部和礼部都是李乾近年栽培的一些清流新人,属于中间党派;而工部与户部,这两个最关乎大周经济发展的部分,仍握在中枢那帮主和派的老臣手上。
&esp;&esp;简而言之,就是供应出战的银钱,还捏在他们手里。
&esp;&esp;七年前,秦陌以南疆之事击退了陆首辅,中枢那帮老臣暂时成了一盘散沙,给了他俩栽培势力的空隙,拿回了大半的权势。
&esp;&esp;然中枢把控朝廷多年,树大根深,眼见李乾变着法拢权,他们感受到了危机,逐渐又拧成了一股绳。
&esp;&esp;这回绳的顶端,变成了沈家。
&esp;&esp;说起沈家,秦陌同他们可太有渊源了。
&esp;&esp;前世他做摄政王的时候,他们就成天到晚给他使绊子。
&esp;&esp;而李乾当下走出的第一步棋,便是与秦陌前世一样,找机会捏住他们的把柄。
&esp;&esp;再过一阵子,御史台中丞沈珉即将奉命前往两浙盐区巡盐,李乾有意派秦陌秘密前往监察。
&esp;&esp;“巡盐这般的肥差,自是最叫人把持不住,你去看看,试着能不能抓住他的错处。”
&esp;&esp;李乾这一句话一出口,秦陌心里忍不住嗤笑了两声。那家伙的把柄,他知道的可太多了。
&esp;&esp;可难得从不是去捏沈珉的软肋。
&esp;&esp;现下的朝堂之上,明里看着沈珉是沈家的主干,是主和派的领头羊,实则沈家真正掌权的,或是说,前一世秦陌真正的对手,是沈家的老太翁,沈衡。
&esp;&esp;沈衡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