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4(第2/4页)
章节报错
&esp;&esp;那怎么办呢?
&esp;&esp;就只有把后边儿的广告拿到现在来拍。
&esp;&esp;好在他现在咖位大,能硬逼着众多广告商组团来魔都为他量身定制。
&esp;&esp;“美好瞬间,一手导演。”
&esp;&esp;这是尼康的广告。
&esp;&esp;“精彩有沃,联通世界。”
&esp;&esp;这是某充值卡的广告。
&esp;&esp;这广告曲高和寡,效果不咋地。显然中国人还不太能接受洋格格,而英国佬也不爽瑞士佬玩榜上捉婿这一套,让东方人做了大英帝国的驸马爷——哪怕是广告上的呢?
&esp;&esp;两头不讨好。
&esp;&esp;劳力士痛定思痛,决定还是得给方沂找个位置相当的女演员,亚洲人管亚洲人的事儿,可问题就在这里,这找不到啊。
&esp;&esp;亚洲还有女星能和方沂相配吗?
&esp;&esp;本身同级别男星商业价值就要高女星一个档次。
&esp;&esp;瑞士佬按照老黄历,六月下旬,给方沂开了个名单让他从里面选:这包括韩国的全智贤、东洋的新垣结衣……只能选中日韩的,其他地方没消费力。
&esp;&esp;结果方沂一个也不选,因为他心里有小九九,打算把自己的女友扶上位。刘天仙的天梭合同还有两年结束,看样子是想投奔他这边了。万一方沂先选了个韩国人、日本人……劳力士的五年、十年合同一签,这事儿做成了板上钉钉,就没刘老师机会了。
&esp;&esp;劳力士也不是呆的,方沂拒绝过两次后,马上反应过来他要照顾自己女友了。
&esp;&esp;人之常情啊。何况刘一菲也不差。
&esp;&esp;为了拿这块肥肉,真姐已经在帮刘天仙树立“爱表”的人设了,最近常看到她在王府井豪掷千金买表的新闻,偶尔她也在围脖秀自己的收藏品,分享些对腕表的见解——和方沂当年的操作一模一样。
&esp;&esp;至于方沂代言的那些奢侈品大牌,受限于服装类品牌的特殊性,下半年的衣服设计师还没有做出来,八字儿还没有一撇呢,不得不走一步看一步。这些设计师巴不得方沂瘦得跟抽了大烟一样,好穿进他们总是小一号的衣服。
&esp;&esp;中间还参与了魔都电影节、陈恺戈的新片《搜索》首映礼等等杂事儿,到七月份的时候,方沂总算是得出空,逃脱了人情往来。
&esp;&esp;干起了正事儿。
&esp;&esp;7月上旬,原《十二生肖》主创共聚京城,参加电影在京城中影院线的试映。
&esp;&esp;什么叫“试映”?
&esp;&esp;一部电影从拍好到上映,中间要隔很长一段时间,少则数月,多则数年。商业大片还要麻烦一些,因为得花不少钱做后期,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赌博,是完全的沉默成本,你怎么知道砸的钱是不是无用功?
&esp;&esp;现在观众口味变化的快,万一你那三板斧不起作用,不是亏掉底裤?
&esp;&esp;因此就诞生了各种来骗,来偷袭的方法,比如陈恺戈大导演,他操作模式就是神秘化,叫你在进影院之前什么都不知道,而且锁评论锁场次,不让走漏任何风声,直到懵懂无知的观众本能意识到,这是一部烂片的时候,票钱已经要不回来了,除了憋一泡尿和不美好的记忆,什么都没有得到,悔之晚矣。
&esp;&esp;陈恺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实际上张一谋、冯大炮都搞过类似的事情,片子烂了就狂捂嘴,不许你说。10年起,广大观众实在是受不了了,发出倡议搞“退票制”,意即这电影太烂了的话,观众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退票。
&esp;&esp;关系到饭碗,一众导演没有一个支持的,连稍微共情一点也没有。
&esp;&esp;然而,观众的意见,你永远不鸟的话,结果是相当惨淡的,以上导演的生涯评价每况愈下。所以方沂就借鉴好莱坞和港地的经验,和中影联合试行了“试映”制度。
&esp;&esp;这又比“点映”要高出一截了。“试映”指的是电影的粗剪版本就拿到影院里面,邀请一些电影爱好者和业内人士观看,根据反馈决定是否要进行小修小改,甚至是重头大改。
&esp;&esp;如果太烂了,烂到令人发指、无可救药的地步,可能把电影就此封存了,宣布永远不上映。免得上映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,比如引发影视公司的股价雪崩。
&esp;&esp;回到《十二生肖》这片子本身,今天来试映的目的,就是让主创以外的人对剧情给个评价,看看爽点在哪里,尿点在哪里,之后再精准砸钱制作后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