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(第2/3页)
章节报错
p;&esp;方沂微笑着点头。
&esp;&esp;小狗被放下来,围绕他俩转圈,刘天仙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,“方沂,之前说要让你看看她站起来的样子,可是你一直没看到,现在你就能看到了。”
&esp;&esp;“我看看。”
&esp;&esp;她却带着方沂索性离开了大门,然后退回去,大门“吱吖”着缓缓的关闭,中间一丝缝儿也不留下。
&esp;&esp;方沂不知道她要做什么,等着后续。
&esp;&esp;刘天仙的声音隔着门响起来,“站!”
&esp;&esp;“站!”
&esp;&esp;比之前要长得多的小狗,现在能趴在大铁门下镂空的花纹那里,探出脑袋。
&esp;&esp;刘天仙说,“去找他吧。”
&esp;&esp;小狗呆呆的没有动静,刘天仙可能是蹲下来了,从镂空的那里能看到她的手,小心翼翼的把这狗推出来,不让金铁伤到狗的皮肉。
&esp;&esp;“去找他。”
&esp;&esp;狗回头看了几眼,慢慢的朝方沂的方向奔去,越来越快。
&esp;&esp;方沂被感染到了,也蹲下来伸出手,这狗踩着撞他胸口上,被方沂抱起来。
&esp;&esp;狗是这样一种动物,一旦有了安全感,就又会回头喊叫,“汪!汪!”
&esp;&esp;刘天仙于是立刻知道方沂接住了,她说,“方沂,下次见吧,早点把她还我。我现在已经开始在想了。”
&esp;&esp;“我知道了。”
&esp;&esp;“那再见吧。祝你带着她拍出好片子。你之前的那些微电影,我都……我跟你说过吗,我都找来看了。”
&esp;&esp;“我一定会的。”
&esp;&esp;这些对话,都是不能看到彼此样子的,但在心里会忍不住想。
&esp;&esp;走出一段路,方沂忽然回头看了一眼铁门,接着把狗拎起来在眼前晃荡,这狗可怜而无辜的吐出舌头。
&esp;&esp;“借用你一天。”
&esp;&esp;方沂伸出另一只手,在狗头上揉搓,他又摊开来看自己的手。
&esp;&esp;随即开车而去。
&esp;&esp;——————
&esp;&esp;新片子叫《辩护权》,如同张超阳所说,是讽刺这一群人的。
&esp;&esp;微电影不同于一般的片子,尺度上可以大一点,另外呢,为了所表示的主题,可以做的艺术一点,甚至意识流一点。
&esp;&esp;这会儿愿意耐住心思看微电影的,恰恰是有一定造诣的影视爱好者才来看,因为都是些实验性质的短片,而不是软sq或者恶搞的短剧。
&esp;&esp;我们要讽刺一个东西,反应一种现象,未必要用特别残忍,直白的镜头,方沂的老师兄姜纹是尝试过的,《鬼子来了》那片子,算是相对赤裸裸的讽刺了,而且立意很有争议。
&esp;&esp;要让立意没那么被诟病,就得更加含蓄,尤其是不要在台词上加太多东西,姜纹的片子,就是喜欢在台词上琢磨,有各种暗示和伏笔,这样虽然看得进去的会很爽,接受到了导演的脑电波。
&esp;&esp;可是看不进去的,就一头雾水,不知道他拍的什么,姜纹觉得自己已经暗示的明白了,可普通观众不知道,而且,也没有义务知道。
&esp;&esp;真正高超的导演艺术,应该是看得懂的,和没看懂但纯看剧情的,都能享受到一部精彩的电影。
&esp;&esp;上一期的《消失的时间》播放量最后冲到了两百多万,显然是反映了劳动者的生存状况,但是你要是直接拍成纪录片,且不论能不能放,就是放出来了,观众也不喜欢呀。
&esp;&esp;谁愿意去看苦难的东西呢。
&esp;&esp;非得套一层魔幻的皮。
&esp;&esp;这片的播放量在如今的网络上已经很高,接近了三百万,给嗖狐的微电影系列打响了开门炮。因此,新一期的拍摄开始后,得知消息的靳冬给他打电话,“师弟,我有没有机会来参与。”
&esp;&esp;“你不是主角啊。”
&esp;&esp;“谁是主角呢?”
&esp;&esp;“狗。”
&esp;&esp;靳冬还想要坚持,“人类的主角可以吗?”
&esp;&esp;“可是这片子里,没有能露脸的人。”
&esp;&esp;这么一说,靳冬也败退了。毕竟靳冬也是有饭吃的,混入了正轨的男演员,要是脸都不露了,片子就没意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