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4(第1/3页)
章节报错
<dt css="rd">
&esp;&esp;陈建彬被点到,微微挪动他的屁股。有点高兴方沂记得住他的话,又觉得方沂是否在骂他呢。
&esp;&esp;——这个镜头方沂已经准备很久,非要说的话,从去年还在拍《十二生肖》时就计划了,只要演员们能完成训练,跑位不要乱,在演出的时候不会很麻烦。
&esp;&esp;实在一次性搞不定,还可以重来啊。
&esp;&esp;第三个长镜头方沂却没有细讲,而是提了一下:“这个是描述伍千里蜕变为战士的过程,有点意象化,又是一个商业片的大场面。看得透或者是看不透的观众,都能欣赏。”
&esp;&esp;口气说的很大,众人当然有兴趣了解是怎么样一个镜头。不过可能说起来太麻烦,方沂认为和其他演员关系不大,他喝了几口水宣布散会,自由讨论。
&esp;&esp;今天主要目的,是统一全剧组的意见,以后不要再想东想西,安心打卡上班。
&esp;&esp;但是人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,就止不住。方沂懒得讲,郭凡就被缠住了,问他到底怎么一回事。
&esp;&esp;郭凡是个胶佬,模型玩家。他自己准备了一个四十公分宽,六十公分长的沙盘模型,上面有稀稀落落的村庄,以及一条虚线画的小道。他还准备了打火机和手电筒。
&esp;&esp;打火机靠近村庄,假装点燃了这些地方,冒起了熊熊大火,随后郭凡用手电筒在模型上悬着照,一边扭旋钮,手电筒灯光于是越来越暗,“这是照明弹”,他说:“火光和照明弹,是整个镜头唯二的两个光源,伍千里就在这种地方奔跑,而且都是自然光啊……太酷了,我觉得太酷了。”
&esp;&esp;按照郭凡自信十足的表情,显然这是个很牛逼,很前无古人的长镜头,搞不好这才是方沂闷了几天憋的大招。但是他这个模型过于简陋,并没有太多说服力。
&esp;&esp;第525章 师弟牛逼吗】
&esp;&esp;很少有人能懂他在说什么。郭导的热情错付了。
&esp;&esp;散会后,郭凡闷闷不乐,抱着自己的模型回当地宾馆,感慨国内演员的综合素质还不太够,害他无法装逼。但没多久,他房间门响了。
&esp;&esp;是陈建彬。
&esp;&esp;怎么是他?
&esp;&esp;郭凡开了门,一时忘了问候资格更老的陈建彬,对方硬着头皮先开口道:“郭导,我是来请教你的。”
&esp;&esp;高素质演员这不来了吗?
&esp;&esp;郭凡如梦初醒,请他进来:“啊!陈老师要请教什么?啊呸!我说问我什么呢!您太客气了。”
&esp;&esp;陈建彬瞥了一眼那房间里的小沙盘,“我想请教你那个镜头的事情……我听得懂一些,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处理。”
&esp;&esp;“具体是哪方面呢?”
&esp;&esp;“我知道用火光能体现出人物的复杂,我也知道安排得当的话,会相当精彩……但这种创作思路是怎么来的?”
&esp;&esp;郭凡略作思索,答道:“火象征着毁灭,那是宿命中的不可抗力。凡人如此渺小,却艰难地与命运抗争,最终浴火重生。这也切合了方导对战争的思考——他说他做见证者,记录者,意思是还原史实。但任何事情,一旦记录下来了,就是从记录者本身的角度出发的,于是它从拍出来的那一刻就不客观了,你说对不对。”
&esp;&esp;陈建彬:“那你推测方导的思考是什么?”
&esp;&esp;“不是说了吗?不破不立,浴火重生啊。火是毁灭,火也是希望。”
&esp;&esp;陈建彬琢磨了一会儿他这话,又说:“要考虑到这么多吗?会不会是过度解读了。我不觉得观众当时看得明白。”
&esp;&esp;郭凡道:“所以才要上大场面。商业电影往往有个砸钱最多的镜头,也就是老外常说的oney shot——拍出来了未必要观众看明白什么意思,观众看个稀奇也就行了。”
&esp;&esp;他意犹未尽道:“姜纹导演怎么说的?有些电影哪怕票房高呢?就是垃圾罢了。五年十年后,你想起来,一拍大腿,嘿!孙子!你他吗当时给我塞什么垃圾啊,我还看得津津有味。你玩老子!”
&esp;&esp;“——而我们这个就相反。好多年之后你想起来这一段,明白了……哎呀原来方导演还有这个意思,说不定还又看一遍,他赚你几十块钱票钱,你给的心甘情愿不后悔。这什么?这就是口碑啊!”
&esp;&esp;陈建彬被说的很神往,“原来还有这么多想法。不愧是拿奖拿票房的大导演,走一步算到三四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