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宝敏吸取上次的教训,无论太子妃跟五福晋怎么说,就是不赌钱。

一碟碟好吃的倒是能够放在牌桌上比划。

这也使得宝敏吃上了不少御膳房特供的点心。

在太子妃的引荐下,宝敏也见到了未来的八福晋夏珠。

人比花娇,八面玲珑。

太子妃用来形容夏珠倒是一点没错。

宝敏听成嫔那么说,本来觉得夏珠应该是个未来人,但看夏珠的仪态,又不太像。

宝敏好奇地抬头看向她,却见夏珠朝她抿唇轻笑,任凭她打量。

一点也不害怕。

宝敏摸不着头脑,难不成是自己猜错了?

这人跟自己不一样?

二月初二,康熙正式开始处理政务,连带着安静许久的后宫也重新动了起来。

一出年关,胤祐就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和五阿哥一起出了宫,两人就带了太监出去,其他多余的人一个没带。

宝敏估摸着胤祐等人刚到宫门口,隔壁五阿哥的院子就传出乐呵的声音。

“这得多不招人待见啊?”宝敏感慨一句,而后转身回了屋子,开始思索怎么给康熙写羊毛推广的方案。

正想着,就听到外头守门的小太监进来传报,“福晋,慈宁宫那头派了嬷嬷过来,说是太后请您过去一趟。”

“我?”宝敏不明所以。

太后不是看中礼数的人,自然不是特意叫宝敏去请安。

更何况前些日子,她刚去过,就算按规矩办事,也没这个请法。

“太后派来的人可有说为何?”

小太监摇头,“太后只说您去了就明了。”

“行。”

太后这么说,宝敏也不敢耽搁,忙叫来杨梅帮自己重新梳洗,让小厨房别做今天中午的饭菜。

“瞧太后过来的阵仗,都不知道今天中午能不能回来吃,怕是做了也浪费。”

宝敏叮嘱两句,就换了身得体的水蓝色旗装,就带着人匆忙往慈宁宫赶。

生怕到晚,让太后久等。

紧赶慢赶,她也是最晚到的那个。

宝敏一进屋,抬眼就看见了不少人已经站在那——太子妃、夏珠都在。

其中有一个穿得华贵的姑娘立在太后身边,笑盈盈地低头同人说话,手被太后抓着正说些什么。

宝敏不太认识她,心里面直擂鼓。

有五福晋的案例在前,宝敏生怕这是年一过就开始给自己找麻烦,忙上前行礼。

待见礼过后,就见那个面生的姑娘亲切地走上前将宝敏扶起来,“七嫂,都是自家人。说来,我名字倒是同七嫂像。”

比宝敏高些的四公主挽住宝敏的手说:“我叫芝,山泉。”

“《说文解字》中,曾记录货币的发展进程,周代以泉代贝,直至秦一统天下,才以钱代贝。”

“泉水自山高下流,如钱贝般珍贵。所以我说自己的名字同七嫂一样珍贵,也没问题吧?”四公主笑着看向太后,“玛嬷觉得我说的可有问题?”

“你自幼有主见,能说会道,玛嬷辩不过你。”

太后摆摆手,可不想被四公主缠上。

太子妃适宜地出来帮宝敏解困,“你们两皆是天下珍宝,夏珠妹妹也是宝物。如今瞧着倒是我的名字不足珍贵,赶明我也去改一个。”

芝适宜地松手,缠上太子妃的臂膀,“二嫂怎么还吃上酸了?”

“这里名字就我不好听,要不我还是回毓庆宫好,可别惹了天下珍宝们的眼。”

芝忙说太子妃这话不对,弄得好似她欺负人一样。

“到时被太子哥哥算账,这事可赖不到我头上。”

宝敏看着芝同太子妃笑乐,趁机打量着站在她们旁边没说话的夏珠。

正好视线对上,宝敏扬唇朝她一笑。

“玛嬷,既然人已经齐了,不如咱开始说正事吧。”夏珠出声道:“在说正事之前,到时端些东西上来,我瞧着快饿得头昏眼花了。”

夏珠这话,一下子就将慈宁宫的情况大变。

待坐下来,宝敏就觉得舒服多了。

宝敏边吃,边听着她们说话。

这才明白太后将自己叫过来的缘由。

四公主今年十九,按照清朝初期的惯例,必然要送去同蒙古联姻。

芝如今养在宜妃名下,新年时期,康熙隐约透露给宜妃知晓。

芝虽不是宜妃的亲女儿,但当亲女儿养着,尤其自己还养着安亲王的外孙女夏珠。

两个姑娘可比两个小子省心。

宜妃知晓芝极其有主见,也从康熙的只言片语中,揣测到男人的心思。

无非是想让聪明的芝去漠北,以和亲公主的身份下嫁,囊括漠北的权势,让漠北蒙古正式顺从清朝。

如此艰难之事,康熙交给芝。

宜妃开心又担忧。

开心在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