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(第2/2页)
章节报错
事。”
“微臣以为不然,这样做太过明显,圣人定然会猜到殿下身上。”
……
众人讨论的话忽远忽近,杜浮筠都听见了,却都没进到心里,片刻之后,太子忽然点他:“杜卿怎么看?”
杜浮筠眨了眨眼,回过神来,他看向太子,道:“臣认为此事应到此为止,交由颍州刺史阎登处理为好。义庄一事虽有秦王手笔,但究其根本,惨剧与他关联不大,且阎刺史为官清廉,并未残害徐氏族人,臣滞留几日尚且能看出问题,若圣人有心要查,那些人证口供难以立足,一击不倒,反而会惹火上身。”
一名幕僚道:“杜学士刚才也说所留时间太短,又怎么能肯定你所见皆为事实呢?若当真如杜学士所言,却不知那几名敲登闻鼓的徐氏族人从何而来?我们的人无声无息在颍州消失,除了秦王和颍州刺史,还有谁能做到?”
当然还有人。
圣人偏宠太子,其实杜浮筠一直觉得太子大可不必将秦王视作眼中钉,现在有一个等待坐收渔翁之利的人才更加需要警惕。杜浮筠身为东宫臣子,虽无意涉足党争,但如果真有人伸过手来,他有义务保护太子,于是提醒道:“其实颍州一行,臣……”
太子抬手止住他,看向内殿边的柱子,一名内侍探着头,似是有话要回。
内侍见太子示意,快步上前来,附耳说了一句话。
太子挑了挑眉,问道:“听清楚了?”
内侍道:“千真万确。”
“奇事一桩。”太子冲内侍扬了扬下巴,道,“说出来,让大家听听。”
内侍道:“今早余杭郡王进宫面圣,下午圣人传口谕,内容有二,其一,余杭郡王府世子李镜天官复原职,制授中散大夫,全权受理江南河工银贪墨一案;其二,赐余杭郡王府二公子与左卫将军府独女朗氏结秦晋之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