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:“挡住!诸军上前,围住来的宋骑,一人一马不许放过!”

杜中宵站在山顶上,看着下面的战局一直皱眉头。虽然自己看禁军骑兵的武器配置,也听别人说过此时战争的模式,受以前的记忆影响,总觉得骑兵交战应该是缠斗一处,硬拼硬杀。所以对骑兵的铁甲和马的具装精益求精,既达到最强的防护力,还要不影响人马行动,上面大量使用加强筋肋,增加了不少成本。没想到真到了双方交战的时候,却是这个样子,契丹自己把中门让开,让铁甲骑兵攻了进去。

契丹和党项都以重装骑兵著称,但却不是以重装骑兵为主。海里带得同样有,不过是跟在他身边的中军,人皆重甲,准备对方阵形乱了冲阵用的。此时还没展开,就与十三郎带的铁甲骑兵撞在一起。

离得远了看不太清晰,只见宋军紧紧聚在一起,在契丹军阵中碾出一片空地,双方将旗迅速就到了一起,刘淮看得出神。如果不是要冲进城去,自己说不定要代替十三郎打这一仗。

正在这时,杜中宵的传令小校到刘淮面前,高声道:“元帅军令,你们速速进城!”

刘淮高声称诺,带着选出来的一百骑兵,把杜中宵的军令紧紧藏在内衣里,一声大喝,向山下直冲而去。此时散开的契丹骑兵一团乱,唐龙镇军城前反而空了出来。

城头的俞景阳和程越看得胆战心惊,没想到来的援军如此之强,竟然跟契丹骑兵交锋,稳稳占住了上风。虽然人数较少,却阵形不乱,冲到了契丹中军,局部反而占了优势。

看了一会,俞景阳对程越说道:“看本朝与敌交战的,应该是身着铁甲,难道前来救援的是京城禁军?这个样子,契丹人不是对手,此围很快就要解了。你速速回去,把事情料理了。记住,此事于我们非同小可,痛下杀手,切不可心慈手软!”

程越应诺,正在转身下城墙,突然看见山上又冲下一支骑兵,不去助阵,却向军城冲来。急忙对俞景阳道:“都监快看,又有一支宋军来了,看着要进城!”

俞景阳看着直冲而来的那一支宋军,从混乱的契丹骑兵中穿过,如入无人之地,直向军城而来,一时怔住,呆呆站着。自己这里还没有收拾局面,援军来了,放不放他们进城?

第章 斩将夺旗

耶律重元站在望楼上,看着宋军直冲入海里的中军,势不可挡。面色大变,高声道:“收兵,立即收兵!切不可失了海里,要让本军退回来!”

萧革同样看得胆战心惊,对耶律重元道:“不想来的宋军如此勇猛,这哪里是厢军?”

耶律重元恨恨地道:“这一战,是宋军试探我们来了!看他们身材高大,人人强壮无比,又人马皆铁甲,怎么可能是厢军!今天与我们交战的,必是南国禁军的精锐,就是要我灭我们士气!”

话音未落,萧革“咦”了一声,指着远处道:“大王且看,那边又有宋军下山,向城中去了。宋军所以派兵出战,想来是掩护这些人进城去!”

耶律重元看着刘淮一行的背影,沉声道:“之所以来唐龙镇,就是城中守将言,我大军前来,他便带兵献城。却不想大军围城,城中的宋军死守不降,致成今日局面。城中守将该死,不知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情!唉,现在骑虎难下,只能与宋军决一死战!”

十三郎带人闷头冲杀,突然听见契丹军阵中传来收兵的钲响,高喝道:“敌兵要退!其余不管,把前面的这个契丹将领留下来,死活不论!”

说着,手中长斧连劈,硬是从人群中清出一条路来,一时血肉横飞。

作战极消耗体力,一般的人,舞动刀枪要不多少时间就力竭,要么轮替歇息,要么就只能够被动遮挡。十三郎天生神力,此时依然生龙活虎,如初战时一样。海里的中军伤亡已大,此时发力,哪个还能够阻挡他?眼看着就向海里的将旗那里去了。后面小校紧紧护住将旗,跟在十三郎的身后,一路杀过去。

海里正在指挥撤军,一回头,看见宋军的将旗高速向自己这里来,不由心惊。撤军后队变前队,互相掩护,有序撤退。一个不小心秩序乱了,就变成溃败,任人宰杀。这个时候指挥必须稳住,海里自己带头向后逃窜,中军冲动阵形,就全乱了。

咬一咬牙,海里高声道:“今日不意遇到宋军铁甲,中其奸计。来的宋将直向我来,那就上去会一会他!他带的铁甲骑兵虽然厉害,单人独斗,就不信还能胜过我!”

说完,命身后护旗的小校跟上,直向十三郎的将旗冲来。

看见契丹将旗向自己而来,十三郎大喜过望,一声高喝,手中长斧如一道光般,把身前的几个契丹骑兵扫落马下。须臾间,十三郎就和海里相对,各自看到了对方。

十三郎不由大笑道:“好,好,你自己过来,送我一场好军功!”

说完,把手中长斧一收,向马上摸去。

海里看着眼前的这个大汉,如一尊天神般骑在马上,心中暗叹,难怪敢一直向自己冲来。当下再不犹豫,挺向手中长枪,向十三郎直刺而来。

十三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