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7节(第3/4页)
章节报错
边境,防止契丹人狗急跳墙。我属下的兵马,过年之后就要到军校去整训,当不得大用了。”
张岊道:“知州放心就是。我属下五万兵马,哪怕幽州的契丹人全部南下,也让他们有来无回!”
马怀德点了点头,与张岊仔细商议,雄州治下各地方的防守。
南易水边,孟学究收拾停当,对家里的妻子道:“北边车站修得急,过年依然不停。听说每日给钱到了一百五十文,这种活计,可是不容易碰到。我与几个同乡一起,到那里做活,家里你多劳累。”
妻子哄着孩子,口里答应。他们的房子很简陋,屋里寒冷异常,冬天着实不好熬。但只要熬过了这个冬天,来年一切都会好起来,人倒不悲观。
正在这时,韦信从外面进来,对孟学究道:“学究收拾好了么?我们趁天色早,正好赶路。”
孟学究道:“天色还早,约了邻村的两个人,到我这里聚齐,一起去。兄弟且坐一坐,饮口茶,说些闲话,等他们一等。”
妻了上茶来,孟学究与韦信相对而坐,说些闲话。说了一会,便就说到了前些日子的战事上。
韦信道:“那一日,我听见从车站撤下来的人说,契丹大股兵马入境,直朝我们来了,着实是吓得魂不附体。我们这些人,契丹必定恨极了,若是被他们抓回去,哪里还有好果子吃?”
孟学究叹了口气:“是啊,当时哪个不怕?虽然见有兵马过去,可车站那么多人撤过来,还是心里发慌。还好宋军着实能打,竟然让一万契丹骑兵,全军覆没!”
“是啊,是啊,以前哪个会想到宋军竟如此能打!”韦信听了有些兴奋。“多少年来,契丹在河北路纵横来去,却没想到这次,竟然一个没回去!”
孟学究道:“自然是不同。你没见现在的宋军,用枪用炮,契丹人根本近不了身。我看以后,契丹人再不是宋朝的对手了。我们这些人住在这里,可经安稳过日子了,不用再担心契丹人来骚扰。”
说到这里,韦信道:“对了,学究,这几日我听人说,朝廷在南边的河间府,开了一间什么军校还是什么。只要是认字,普通百姓也可以去报考,学成了可以做官呢。哥哥识字,以前只是在村里开个私塾给孩童启蒙,能有什么出息?若是去军校,真学成了,不定有什么前途。”
孟学究笑着摇了摇头:“我们是北边过来的人,能够得到朝廷收留,有今天日子,已经是难得的福气。什么做官,哪里敢去想那些?只希望像车站这样做工的日子,以后能多一些,多赚一些钱。”
韦信听了摇头:“哥哥,可不是这样说。就是官府,也说我们是朝廷百姓,而且跟那些两输户还不一样。哥哥识字,说不定就去能考上呢。只要官府收留,其他人能说什么!”
第章 何不参军
车站工地,一个公吏坐在桌后,接了保状,看着孟学究几人道:“你们就是夏天时逃来的归正人?前些日子,一万契丹骑兵越境,说是要来找你们呢。好在张太尉盯这里盯得紧,急时带大军来救。如果不是张太尉,这次可是惨了。”
孟学究行礼:“给诸位官人添麻烦了,多多担待。”
吏人道:“倒不必客气。朝廷接纳了你们,自然就有接纳的气魄。对了,你们几人?要来这里干多少日子啊?因为契丹兵来,中书对铁路的工期要求得更严了,格外加了工钱。”
孟学究忙道:“我们一共八人,这里只要发钱,我们就做下去。”
“好。你这人倒是实在,发钱就工。”公吏一边说着,一边按保状写了名字,交给他们号牌。“这号牌可是对着名字,一点也错不得。以后你们每日做了活,都按号牌发钱。还有在这里的食宿,也是按号牌安排。你们自己分清楚了,查不要出乱子。”
孟学究满口答应,接了号牌。与几位同乡到了一边,把号牌分了。孟学究识字,又经常与外人打交道,这些事情一向都是他管,乡里的人也服他。
不一会,来了一个车站的人,领着几个人到了一处窝棚处,道:“你们几人住在这里。记住,这里取暖的用的是煤炭,炉子只能点在外面,烟道通到屋里。切不可在屋子里生火,不然要中煤毒的。”
孟学究满口答应,送走了车站的人,带着自己几人进了屋子。这窝棚不大,前面一张破木桌,里面是一个大通铺。通铺下面连着外面的炉子,此时没有生火,屋里面寒气逼人。
韦信道:“这里面着实是冷,待不得人。我们还是上床去,好歹裹上一层被子,暖和一些。”
孟学究道:“不必。我听车站的人说,外面有火炉,只要点上了,屋里面就温暖如春。你们且收拾一下,我去外面点了炉子。今日无事,且歇一歇。”
说完,孟学究到了外面。他哪里知道炉子是什么,也不会点。打了个已经住在这里的人问了,试着点了起来。等火起来,看炉里红通通的,便加了煤,重回了屋里。
韦信道:“哥哥出去这一回,屋里便就热了起来,着实是神奇!活了这么多年,冬天还没有这么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