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1节(第3/4页)
章节报错
,当时断后的就是耶律仁先。耶律重元与耶律洪基争立,国内不稳,耶律仁先主动撤出河曲路,让给了杜中宵。重元和洪基争立这几年,耶律仁先一直带大军驻上京道,监视中京道的太后。正是他的作为,保证了契丹本部没有参与争立的战事,保持了契丹国力。不过没有参与战事,耶律仁先也就失去功劳,到幽州任留守,名义上可以算是小小惩罚。另一方面,也是对宋朝防御。
想了想,杜中宵道:“耶律仁先任南京留守,契丹有没有在幽州增兵?”
李璋道:“只是从平州调去数千人,其余没有兵马调动。不过,契丹国主在中京,大大增加了行宫兵力。治下的契丹各部,都新抽调了丁壮前去。”
杜中宵听了,思索了一会。契丹这么做的目的说不好,不好猜测。经过了内乱,契丹各部的思想必然混乱,耶律洪基抽人补入行宫兵马,可以算是安内。但是行宫兵马增强,也可能是准备战事。对于宋朝来说,最大的敌人,一直是契丹的草原军队,并不是燕云十六州。
想了一会,杜中宵道:“契丹人怎么想,我们无法预料。你派人仔细监视,一有动静,及时报告朝廷就是。最要紧的,还是增加我们的兵力。朝廷定了,到了今年三月,会再有十万军队整训完比。一支编为宣威军,一支编为奉节军,都派到河北路去。”
李璋听了,迟疑了一会,才道:“太尉,河北路整训过后的已经有十五万人,兵马不少。再编好的军队,何不留在京城?如此内外相制,才能保得天下太平。”
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:“今时不同往日,内外相制也不是从前样子。圣上已经定了,直接拱卫京城的禁军,用原来上四军的军号。捧日、天武、龙卫、神卫,四军以二十万为额,驻于京城周围。现在河北路情况紧急,当然先把军队派到那里去。”
现在整训完成的,是狄青所带的灭党项军队。大量的中下层军官被替换,士卒基本保留,所以整训较快。真正难整训的硬骨头,都在后面的四支上四军里,难处在后头。
第章 通车了
“通火车了!通火车了!”孩子在人群中跑来跑去,欢快地拍着手,大声喊着。大人们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议论纷纷。雄州的人早就听说过火车了,今天终于通到这里。
满城的人都跑了出来,看新建的车站。建造城池的时候,可没有想到,世上会有火车这种东西。城里的布局,无法把车站容纳进城里,只能建在西门外。
马怀德和张岊一起坐在车站的旁边,中间桌上放着茶水果子,闲聊等着火车的到来。
看着四周的人群,张岊道:“这些年百姓也知道火车好处,今日通车,都围到这里来看。”
马怀德道:“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,借着看火车,全家出来踏青。憋了一个冬天,百姓们也要出来走动一番。更不要说,许多人要来看个稀奇了。”
一边开质铺的邢员外道:“知州说的是。我们这些平常百姓,见的东西少,当然要看一看。我早就听说火车这种神物,可惜一直未出远门,没有坐一坐。”
马怀德道:“本州的车站,修了不少日子了,应该见怪不怪了。”
药铺孙员外道:“只看见修路,把好铁铺在地上,却不知道什么车能在上面跑。我们住在这些边路的人,不似中原人见多识广,许多人一世都不到离家百里的地方。”
卖丝绸的徐员外道:“火车我倒是坐过。以前到大名府的时候,那里通了火车,没有见过,特意坐着到了相州,算是见识了一次。不过,我也只见过那一次。”
一边的邢员外道:“是啊,我们满城的人,只有不到十个人坐过火车,可见这东西少见。以后火车通到这里,不知有什么好处?”
徐员外晃着脑袋,道:“此事奔驰如电,只是用煤,不需路上备饮水粮草,甚是便捷。以后火车通到了这里,外地的货物都可以运进来。哪怕远如江陵,也不过几日就到。到了那个时候,冬天南方产的柑桔之类,可就应有尽有。再不似以前的日子,冬天不见绿叶。”
众人听了啧啧称奇。只听说开封府里到了冬天,还能见到各种水果,不想自己这里也可以。
马怀德看着众人,对张岊低声道:“这些平常百姓,只知道通了火车,外地的东西运进来就方便多了,却不知本地的东西也方便运出去。火车一通,一个地方从此可就翻天覆地了。”
张岊道:“对于我来说,这些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火车通了,雄州就成了河北路的军事重镇。真定府、定州、保州和雄州,用铁路连接起来,直通开封。以后,契丹的骑兵再进南下,已不可能。”
马怀德点了点头:“太尉说的不错,最重要的当是此事。如若不然,中书不会如此急着把这条铁路修通。铁路一通,沿线可以快速调集兵马,契丹骑兵绕到背后就没有了用处。只要铁路在,多少人南下都没有用处,会被封死在南方,有去无回。”
张岊道:“不错,通了铁路,从此朝廷在河北路对契丹,就是守则有余。朝廷的兵马,在河北路是沿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