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人连连点头。

朱允炆有很多谋划与动作,是不可能亲力亲为的,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安全局去办的,事关军事方面的问题,经过内阁、兵部、五军都督府,这是不可避免的事。

“朕认为,西南迟早会有一战,既然武举人都是人才,不妨拿出来试一试,像是薛禄、纪纲这些出彩之人,朕还是希望发至前线,锤炼一番。”

朱允炆直接点了名字。

铁铉与徐辉祖面面相觑,解缙也有些为难,郁新见几人不说话,犹豫了下,便说道:“皇上,这件事恐怕不太好办。”

“为何?”

朱允炆问道。

郁新嘴角有些苦涩,你那么聪明怎么可能不明白,但事已至此,只好开口:“大明首开武举,振奋民心,民间刚有些尚武根苗,朝廷若将这些选拔出来的精英送到前线,这岂不是……岂不是让百姓不安,日后武举,怕就没有人敢参与了。”

人家辛辛苦苦练习武艺,拼了几场考试,好不容易中式,为的是什么?

是建功立业,杀敌报国?

没错,有些武举人是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与追求。

可对于大部分武举人而言,他们想要的只是荣华富贵,是手握权力,是站在他人之上,而不是冲锋陷阵,马革裹尸,不是上前线与人拼杀。

要知道他们哪怕在家里种地,也不至于掉脑袋。可要是上了前线,那就是提着脑袋过日子了,说不准就被人杀了,还不管埋的那一种。

解缙赞同郁新的看法,附议道:“武举人应该给他们相应的荣耀,只有如此,武举制才能发扬广大,民间方有尚武的百姓,源源不断为朝廷提供精兵强将。若送他们到前线,怕会寒了人心。”

朱允炆咀嚼着食物,思考着郁新与解缙等人的话,直到铁铉也开始劝时,才开口问:“朝廷开武举目的是什么?”

铁铉言道:“遴选良将帅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