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特的战争什么时候分出个胜负,空耗时间,而且天方国距离战场还远,等收到消息后,帖木儿估计都在班师途中了。

回家,现在就回家!

郑和传令:“两日后返航!”

“遵命!”

众人连忙去准备。

需要采购货物的采购货物,需要储备淡水的储备淡水,在岸上溜达的马匹、麒麟也该上船了。

忙碌的船队,归家的心情。

郑和凝望着天方,自己来到了这里,触摸了圣石,洗涤了灵魂,剩下余生,就是报答这个时代,一个由朱允炆亲手拉开的大航海时代!

更重要的使命吗?

郑和将目光投向了一艘艘大福船,投向了一个个将士,他们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下南洋的,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下西洋的,经过了一年多的锤炼,生与死的打磨,他们已经成为了合格的船长,水手,水军!

回家吧。

家虽然远,但之后的每一程,都将是越来越接近家与国。

高高扬起的大明旗帜,成为了无数人的心灵寄托,只要看着随风摆动的日月旗,就知道,脚下是大明的船,身旁是大明的同袍。

不孤独,但思念。

建文四年,正月十日,郑和率水师船队自天方开始返航,船员激动,偶尔会在海上传出几声返祖的叫声。

几乎在同时,朱允炆一身常服,迈步走入了国子监。

国子监祭酒杨士奇率众多迎接,开始了大明有史以来,第一次高规格的教育集议,这一次集议,将决定了建文乃至大明未来的教育纲领、路线与目标。

教育革新不容易,推动教育发展也不是仅仅投入钱财与师资的问题,有些问题不解决,启发民智、扫盲除愚昧,就是空幻。

朱允炆不喜欢空幻,喜欢实在。

教育弊病(一更)

春意料峭,江南尤冷。

一座高台,坐北面南,台下坐满了教谕、训导、儒士与先生。

朱允炆坐在高台之上,左面是内阁解缙、陈迪、礼部尚书黄观,右侧是礼部侍郎杨士奇、陈性善、董伦。

众人落座,朱允炆起身走至前面,环顾众人,平和地说:“朕向天下百姓承诺过,要让他们的孩子有书读,可大教育战略推动了一年,进展实属缓慢,各地屡屡上书,谈及诸多问题,今日在这里,你们不妨畅所欲言,直陈问题。拍马溜须之事,就不要出现在这里了。”

此话一出,众人有些郁闷。

花费了两天时间,搜肠刮肚,写出来的溢美文章怕是不能用了啊。

早知如此,就不准备文稿了。

“讲吧,谁先来。”

朱允炆转身坐了下来,看向台下。

无人起身,一时寂寂无声。

杨士奇见状,对朱允炆行了个礼,起身走出来:“既然没有人先说,那就按省来吧,陕西的先生,请陈言。”

陕西凤阳府教谕徐厚识年近五十,身体尚好,第一个站了起来,对高台行礼,然后喊道:“皇上,诸位,既然要陈说教育弊病,臣就斗胆说上几句,若言错失据,还请恕罪。”

朱允炆笑道:“今日只管奏陈,哪怕是你们扒出来布政使衙门的轶事,也没有人会怪罪。”

台下哄堂大笑,众人不由轻松许多。

徐厚识作揖,然后喊道:“微臣出自府学,就单就府学而论,朝廷推行教育革制,引杂学入国子监,这些事早有定论,且不多说。只是府学不如国子监,先生数百,各类皆有。府学中教谕、训导,加起来最多不过八人,最少的,只有五人。”

“以八人或五人,执教诸多课业,多少有些强人所难。加之一些训导,并不精通杂学,唯通儒术,谈论四书五经,头头是道,但及其他,支支吾吾,颇似有难言之隐。臣以为,朝廷若在科举中加重杂学,应空出几年时间,先提升先生杂学之能,再作执行。”

朱允炆听闻之后,连连点头。

这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,以前是出自县府学,考取举人,之后直接参与会试。现在朝廷虽然引杂学入国子监,入府学、县学、社学,但归根到底,教师型人才不够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举人想要更好考取功名,唯一的办法就是取得举人身份之后,进入国子监再修习几年,这就从举人到进士,改变为了举人到国子监再到进士,多加了一个环节,对应需要多花上三年时间。除非府学本身就拥有很好的杂学训导,可以在出了举人之后,直接考取功名,跨过国子监。

“这个问题提得很好,府学、县学缺乏儒师之外的训导,这一点朕是知晓的,可天下府学、县学如此之多,一时之间朕也无法找寻如此多的良师充入地方。国子监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牺牲,一些原本官途光明的监生,尚未肄业就被朕送到了地方,这里坐着不少国子监的监生,他们是知晓的。”

朱允炆认真地回答着徐厚识的问题,继续说:“为了缓解这个问题,朕与内阁、礼部、国子监官员商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