察拉罕没有得到援军,赵宁也就没有把这份力量显露出来,毕竟就算显露出这份实力,眼下也不可能一下子彻底击败察拉罕。

能够守住河东,跟能击败察拉罕,中间有太长的距离:野战反击,占据上风,有胜利,夺城,决定性胜利——每进一个阶段,都需要高一分的战力。

既然察拉罕没有援军,那么赵宁的打算就是,等到河东军的实力积累到,能够迅速完败察拉罕的时候,再把实力爆发出来。

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意外。纵然有意外,也有力量从容应对。

其次是河北战场。

要不是有河北一二十股义军,同时闹出了攻州陷县的非凡动静,而且还把各地驻军耍得团团转,取得了杀官屠军、抢夺粮秣的巨大战果,原本已经集结起来的十余万绿营军,就会渡河南下。

从达旦部调来的十五万战士,也不会只有七万增援博尔术。

若是十五万达旦部战士,跟十余万绿营军一起投入到了正面战场,无论河东还是郓州,都很难再支撑下去。

现在萧燕手握十余万绿营军,在各州少量驻军的引领下,配合八万达旦部战士,已经开始大规模分片围剿各地义军。

根据赵宁得到的消息,萧燕没有把大军分散开,而是选定了包括白洋淀在内的部分义军相对集中盘踞的地带,作为第一场大战的目标。

她让大军先在外圈排开阵仗形成包围之势,而后拉网一样前进,不断缩小包围圈,想要将白洋淀等地的义军,围歼在包围圈中央。

解决了一个地方,再赶去下一个地方,确保每次作战都有绝对优势兵力,可以形成铁通般的包围圈,不给义军任何逃出生天的机会。

在回郓州之前,赵宁已经给黄远岱去了信,让对方早做准备,找准包围相对薄弱的地带,寻机突围。

这本是一场几乎没有生还余地的战争,但萧燕偏偏把苏叶青带在了身边,这就让黄远岱能够做到知己知彼。

一品楼、长河船行在各地眼线众多,驻扎各州的北胡大军中,还不乏苏叶青麾下一品楼修行者,隐蔽控制的部落战士。

有他们配合,这场战争并不是没有机会。

第三重要的战场,当然是郓州。

这里没什么好说的,暂时仍是僵持之局。

最后就是博尔术跟赵玉洁,在曹州南部一线的对峙。

双方之间的较量,会打成什么样子,赵宁也拿不准。

不过没关系,无论他们打成什么样子,赵宁都想好了应对之法。

赵宁的目光,最后落在中原,聚焦于汴梁。

汴梁还是那个汴梁,然而汴梁周边的形势,已经跟之前有天差地别。

杨柳城之役后,中原大军都成了节度使的藩镇军,有的在汴梁附近,有的不在。

汴梁还是东京,没有划给哪个节度使,但现宣武军节度使的地盘,就在汴梁旁边。

宣武军节度使是张京。

至于皇后,人还在汴梁,但能够直接调动的军队,只有三万扈从军。

当然,名义上她还是坐镇东京,主持中原大局,赵玉洁也要听调。而实际上,有皇帝在上面撑着,赵玉洁并不会听她指挥了,后者实际能调度的大军更多。

在赵七月回到汴梁稳住大局时,她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,取得杨柳城大捷后,声威达到顶峰。赵宁想要赵七月到的事,对方已经全部做完。

接下来该如何呢?

不久之后,皇帝肯定会调赵七月回去。他已经驾空了赵七月,让后者无所事事了,过一段时间再调回去,就顺理成章。

但赵七月不想再回到皇帝身边,当那个注定要被废掉的皇后。

于是赵宁就得打算打算。

这个打算并不难做。

关键就在于一点。

七万达旦部战士需不需要来郓州。

如果郓州有希望被快速攻下,那自然要来——但这个可能性不大,之前二十万天元大军也没做到这事。

再就是,如果郓州有出城反击之力,那达旦部战士也得来助战。

这方面赵宁可以控制。

他要做的就是这个。

而一旦达旦部战士不来郓州,那他们会被博尔术派去何处?

派去何处对博尔术最有用?

赵宁帮博尔术仔细分析了几遍。

他得出了结论。

于是他派人给赵七月送去的信上,写了这样一句话:中原战火,即将重燃。

回到起居的院子,赵宁在屋中盘膝而坐,闭上了双眼。

他脑海中浮现出的,是当初在燕平镇国公府的地下室里,自己构建的那副代表大齐皇帝、衙门、世家力量的乾坤图。

今时已经大大不同于往日。

他将这幅图,从自己的脑海里抹了去。

取而代之的,是大齐江山图。

他很快在这副州县分明、节度使藩镇错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