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准是贾政回来的时间太规律,二儿媳和他同房的日子恰好是安全期呢?

史苗也不愿儿媳这么小就生孩子,所以从来不提这事。

不过这种知识,丫鬟们还不知道,便进行了一些玄学的猜想。

后面一个瞧着年长的丫鬟一手一个,揪着两小丫鬟的头发。

立起眼睛,冷冰冰道:“管好你们的嘴,别大喜日子触霉头,祸从口出你们是白学了。”

两个丫鬟不敢反驳,捂着脑袋灰溜溜走了。

……

莫说荣国府有喜事,姑苏的林家也有喜事。

前儿那个折腾来折腾去的赵姨娘,果然叫她折腾出成果来。

月信没到,赵姨娘觉着肚里有了胎,迫不及待就请太医过来把脉。

徐嬷嬷亲自料理此事,得了准信,面色不虞的去向林家夫人徐慧汇报此事。

徐嬷嬷顶着一张愁苦的脸:“太太……”

不用说,徐慧已经知道结果了。

她似笑非笑:“嬷嬷愁什么?家中添丁进口,这是好事。”

徐嬷嬷没答话,垂头低低叹气。

徐慧眼眸里闪过一丝冷色:“摸准了吗?”

徐嬷嬷不情愿点头:“两个太医都看过,虽说月份浅,准了七八分。”

林夫人的表情已经恢复如常,把刚刚拈在手里的杏干放回果盘里去。

“好吃好喝供着,别叫磕了碰了。”

姨娘的孩子不管是谁生养的,都要叫太太母亲,她们还不至于辖制不住一个姨娘。

徐嬷嬷显然担心另一件事:“太太,这么下去,只怕其他姨娘也会效仿,老爷他……”

要是哪个姨娘都像赵姨娘一样求子,老爷那身子骨,怎么支持得住?

会出事情的。

提起丈夫,徐慧脸上愈发没了表情。

她怔了半晌,脸上才露出冷淡的笑。

嗤笑一声:“这种事情,一个巴掌拍不响,老爷自然也乐意,添了孩子,他也是高兴的。”

她难道没有劝过,劝不住啊?

徐嬷嬷也无奈,太太和老爷,断然是没什么情深的。

徐嬷嬷也看不上老爷近些年来越来越拎不清。

林家老爷自以为是魅力无限,说难听点,别是被那些个姨娘当成了种猪。

……

林海是从小厮那边知道的这件事。

心中亦半点欢喜也无。

他知道母亲必然心情不好,一问果然在书房里。

林海一进屋子没来得及说话,徐慧就让儿子帮忙研墨。

林海慢吞吞的拿起墨条,母亲又把先前荣国府的计算手册拿出来。

看这架势,大约是要把各色例题又解一遍。

林海犹犹豫豫开口:“母亲……”

徐慧知道儿子想说什么,头也不抬:

“虽然不是我生的,家中人口能有进项,我也犯不着置气。”

先前家里不是没添过孩子,徐慧还不至于善妒成这样。

她只是对老爷的不知保养感到无奈。

徐慧认真道:“就算生下来,他们年岁小,你不必担心。”

“况且……”

她看了看单薄的清瘦的儿子:“况且家中人口太单薄,也不妙,外面多少人虎视眈眈。”

满家上下,都把林海这个独苗苗当成命根子。

林海心里藏了一件事,如今更加疑窦丛生,他张张嘴,还是没勇气说出来。

“母亲……我……”

徐慧反过来安慰儿子:“你好生读书,不必发愁。”

倘若那姨娘运气好,真添了哥儿养活,肯定要分走林老爷几分宠爱。

只是就算生养下来,也未必有林海优秀,徐慧当母亲的倒也不愁这个。

见儿子仍是一张臭脸,徐慧皱着反问他:

“怎么,难不成你还要劝谏一回母亲要大度欢喜?”

林海连忙低头:“儿子不敢。”

他一个当儿

子的,怎么有立场呢?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
正经人家,也没见哪个男的大度到把妻子与人共享。

林海从母亲处出来,又去父亲院里给他请安。

林老爷满面红光,某种意义上,赵姨娘再度有孕,也证明了他作为男人一方面的能力。

林老爷也忍不住和独生儿子林海憧憬一番:

“若是能添个哥儿,将来你也能有个臂膀,我们林家几代,还是太单薄了。”

臂膀不臂膀另说,林海悬在心里的石头,又重了几分。

……

最后林海回到自己院里,这一日他强装镇定,回来累得坐在书案前发呆。

墨条见这样不是办法,急的像是热锅上蚂蚁:

“大爷,那个事情……不和老爷和太太说吗?”

那天若不是大